中国经济时报:(杨立强)保持产业链综合优势要做好“补链”“强链”
在此次疫情中,我国完善的工业体系、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支撑,尽显中国产业链综合优势。专家认为,我国外贸发展仍呈长期向好的趋势;保持中国产业链的综合优势要做好“补链”和“强链”工作。
我国外贸发展仍呈长期向好趋势
“疫情对外贸的冲击仍然主要表现为短期影响,疫情缓解或结束后外贸活动将会逐渐恢复,从长期趋势看,外贸发展仍然保持向好趋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立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他认为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并形成的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和价值链联系依然紧密,几十年长期形成的区域跨境生产分工与协作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自我恢复能力。二是中国不断推进的产业升级和发展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中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规避“断链”风险的能力,延长和夯实了中国制造业的基础和核心价值链环节。三是在此次疫情期间,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催生和拉动了若干新产业或新模式发展,这将进一步提升中国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服务贸易出口潜力。四是中国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彰显了中国制度优势和经济运行的强大韧性,这对于外资来说具有强大的投资吸引力。
做好“补链”和“强链”工作
如何保持中国产业链的综合优势?杨立强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实施细则,着力改善中国营商环境,大力推进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二是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政策“先行先试”优势,探索疫情缓解和结束后恢复和激发跨境贸易和投资活力的政策措施。三是鼓励培育和形成一批覆盖全产业链的国内产业集群,针对产业链的短板做好“补链”和“强链”工作。四是进一步推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商签自由贸易协议,推动建设区域“零关税”“零壁垒”跨境贸易和协作网,打造区域性跨境生产分工和协作体系。